常见问题

当前位置:煌盛首页 > 资讯中心 > 常见问题

彩色EPDM颗粒路面做法全解析

点击:41 日期:2025-01-14 选择字号:
分享到:
彩色EPDM颗粒路面做法全解析

彩色EPDM颗粒路面做法全解析

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各类运动场地打造中,彩色EPDM颗粒路面凭借其独特优势越来越受欢迎。它色彩丰富、弹性良好,既能美化环境,又能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安全的体验。那么,如此出色的彩色EPDM颗粒路面究竟是如何铺设而成的呢?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其做法。

一、材料准备

  1. EPDM颗粒:这是路面的核心材料,要选择质量上乘、色泽鲜艳且耐候性强的产品。颗粒按粒径大小有多种规格,常见的用于路面铺设的粒径在1 - 3毫米左右。不同颜色的颗粒可根据设计需求进行搭配,以实现多样化的图案和色彩效果。
  1. 胶水:专用的聚氨酯胶水是将EPDM颗粒牢固粘结在一起的关键。胶水需具备良好的粘结性、耐水性和耐老化性,确保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颗粒不会脱落。根据施工面积和颗粒用量,准确计算胶水的需求量。
  1. 其他辅助材料:如界面剂,用于增强基础与胶水、颗粒之间的粘结力;消泡剂,可减少施工过程中因搅拌等操作产生的气泡,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美观度。

二、基础处理

  1. 清理基础:首先要将路面基础表面的杂物、灰尘、油污等清理干净,确保基础表面干净整洁。可以使用扫帚、吹风机、高压水枪等工具进行清理。若基础表面存在松散、起砂等问题,需先进行修补和加固处理。
  1. 平整度检测与修复:用水平仪、靠尺等工具检测基础的平整度。对于不平整的部位,采用水泥砂浆或其他合适的材料进行找平处理。确保基础表面的平整度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,一般每平方米内的高低差不超过5毫米。
  1. 涂刷界面剂:在清理和平整后的基础表面均匀涂刷一层界面剂,增强基础与后续铺设材料的粘结性能。界面剂需涂刷均匀,待其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。

三、施工流程

  1. 配料搅拌:按照规定的比例,将EPDM颗粒和胶水倒入搅拌设备中。先进行低速搅拌,使颗粒和胶水初步混合均匀,再逐渐提高搅拌速度,确保搅拌充分,一般搅拌时间为3 - 5分钟。在搅拌过程中,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消泡剂。
  1. 摊铺:将搅拌好的材料均匀摊铺在基础上,可使用刮板、摊铺机等工具进行操作。根据设计的路面厚度,控制好摊铺的厚度,一般彩色EPDM颗粒路面的厚度在5 - 10毫米左右。摊铺过程中要确保材料分布均匀,避免出现局部堆积或厚度不一致的情况。
  1. 压实:使用专用的压路机或其他压实设备对摊铺好的路面进行压实。压实过程应遵循先轻后重、先慢后快的原则,从路面边缘向中间逐步进行,确保路面压实度均匀。压实次数一般为2 - 3次,直至路面表面平整、密实,无明显的轮迹。
  1. 收光:在路面压实后,趁材料还未完全固化,使用抹光机或人工抹光的方式对路面进行收光处理。使路面表面更加光滑、平整,同时进一步提高路面的美观度。收光时要注意力度和方向的均匀性,避免出现抹痕。

四、注意事项

  1. 施工环境:彩色EPDM颗粒路面的施工应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。温度宜控制在5℃ - 35℃之间,湿度不宜过高,避免在雨天、大风天等恶劣天气下施工。若环境温度过低,胶水的固化速度会变慢,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;湿度过高则可能导致材料受潮,降低粘结性能。
  1. 质量把控:在施工过程中,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的质量。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,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;对施工工艺进行规范操作,如搅拌时间、摊铺厚度、压实程度等都要符合要求。同时,要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测,如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。
  1. 后期养护:路面铺设完成后,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养护。在养护期间,要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行,避免对路面造成损坏。一般养护时间为7 - 10天,待胶水完全固化、路面达到设计强度后,方可投入使用。
彩色EPDM颗粒路面的铺设需要精心准备材料、认真处理基础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操作,并注意施工环境和后期养护等方面。只有这样,才能打造出美观、耐用、舒适的彩色EPDM颗粒路面,为人们的生活和运动提供优质的场地。